在灵山县,有一个青年人带领他的工人一直在忙着荔枝酒的生产和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酿造甜蜜的生活,并带领周边群众致富奔康。这个青年人就是钦州市人大代表、灵山县龙三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东。
今年31岁的王海东,大学文化,是灵山县佛子镇龙渊村委人。他承包了县酒厂停产了几年的瓶酒车间,创办了“灵山县三钱酒厂”,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组建成立了“灵山县龙三钱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固定资产1370万元,加工生产有酒、酱腌菜、肉制品三大类30多个品种的地方特色食品;年可加工蔬菜4500吨,实现产值超过4000万元。2006年王海东获灵山县杰出科技人才奖,同年当选为县政协常委、钦州市人大代表。2007年被评为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一、志高存远 冲出大山
王海东家在灵山县佛子镇龙渊村,他从小立志,奋发读书,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大学,1996年学成毕业。毕业当年底,他多方筹集资金35万元,大胆地承包了县酒厂停产了几年的瓶酒车间,创办了“灵山县三钱酒厂”。在充分了解市场,掌握信息后,根据地方实际,他用本地优质的糯米为原料,加以科学的配方制作,经过两年的努力攻关,开发出了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市场的“鲜汁糯米酒”。由于该酒度数低,营养高,口感好,投放市场后颇受消费者的青睐,被称为“中国传统啤酒”,并于1999年在南宁举行的展销会上得到领导和客商的一致好评。“鲜汁糯米酒”的成功出笼并顺利进入市场,使企业在市场争得了一席之地,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王海东也吃下了定心丸。但就在王海东的企业刚走上轨道的时候,2000年灵山县酒厂进行了企业改制,王海东只好将厂房搬到县棉纺厂的一个停用区。由于条件差,地方小,尽管他将几年来所得的利润全部投入到厂房改造装修还是显得比较简陋。看到该厂寒酸的样子,很多经销商都不愿意合作,致使生意回落了很多。
2001年,王海东赴深圳参加中国第一届名优新特产展销会。他发现原汁原味的土特产附加值高,而且非常受欢迎,这一发现,使他找到了开发地方特产的商机。回到灵山后,他马上组织调研分析灵山的资源,发现作为“中国荔枝之乡”的灵山县荔枝的生产与销售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荔枝产量大,产销对接不好,市场经常消化不良,果农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效益。针对这一实际,王海东大胆把荔枝开发加工为酒类。他从长期以来葡萄酒占主流的果酒市场中独辟蹊径,以曾经作为贡品的“桂味”、“妃子笑”、“香荔”等灵山名优荔枝果品为原料,经几年艰辛钻研,将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工艺,用优质“妃子笑”进行发酵,然后榨汁储存,勾兑制成了“龙三钱”牌“香荔红荔枝酒”,成为我国首创,广西一绝,获得了专利权。由于该酒是一种新口味、营养保健型的低度酒,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酒消费,成为中国果酒中的新贵,畅销大江南北,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真是“昔日荔红妃子笑,今朝酒香万家欢”。至今,王海东生产的酒类有:香荔红荔枝酒、鲜汁糯米酒,小滋甜酒、亲王酒、稔子果酒等拳头产品。
在这基础上,王海东利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对用传统方法腌制的梅菜、大头菜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了“翠香园”牌即食包装梅菜、头菜系列产品,又将四棱豆作为拳头产品重点开发,将它制成味道鲜美可口,独具特色的即食包装小菜。结果,一炮打响,产品面市后,成了市场畅销的即食佳品和本地的知名土特产品。2004年,他又成功开发包装了“灵山大棕”,打响了“灵山大粽”品牌。2005至2006年王海东又开发了传统生晒板鸭、牛巴、腊肉、芝麻饼等特色产品,而且全部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发展自我 带富一方
王海东不仅注重产品质量,注重诚信服务,认真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还致力于能增加农民收入的优质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目前他拥有日加工鲜菜20万吨的先进生产线,日生产8000条灵山大粽,日生产2000只香板鸭,日生产50吨露酒等共4条生产线,生产出酒、酱腌菜、肉制品三大类30多个品种的食品。产品市场已在华东和中原地区建立了营销网络,并以产品质量优异而在国内抢占市场制高点,畅销全国各地,远销美国、香港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在,“翠香园”和“龙三钱”系列食品产品已获得注册商标,通过QS认证。
作为市人大代表,王海东在企业的发展中,注重带领农民致富,主动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实行订单农业,让农民放心种菜种好菜,使农民、公司双得益。目前,企业自己有瓜皮、四棱豆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600多亩,主要分布在新圩、佛子、平南等镇。通过基地发展,2006年直接带动农户1500户种植秋冬菜,订单收购金额380多万元,农户均收入6800元,人均收入1360元,农户销售农产品获得纯收入330万元。同时,辐射全县7万多户农民种植无公害秋冬菜20多万亩,人均种菜增收108元。企业还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现在,在企业长期就业的农民125人,就业年收入66.5万元,使企业与农民实现双赢,相得益彰。